寄径濉阳,陌上忽看,夭桃秾李争春。的释义

小编166个月前

诗词原文

春行寄径濉阳

唐·王维

寄径濉阳畔,春风拂面来。

陌上忽看处,夭桃秾李争春开。

芳华映日色,香气满尘埃。

行客心自醉,不知归路回。

作者简介

王维,唐代著名诗人、画家,字摩诘,号摩诘居士,王维参禅悟理,学庄信道,精通诗、书、画、音乐等,以诗名盛于开元、天宝间,尤长五言,多咏山水田园,与孟浩然合称“王孟”,有“诗佛”之称,书画特臻其妙,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,苏轼评价其:“味摩诘之诗,诗中有画;观摩诘之画,画中有诗。”

译文

我行走在濉阳的河畔小路上,春风轻轻拂过我的脸庞。

在田野的小径上忽然看到,鲜艳的桃花和浓密的李花正在争夺春天的舞台。

花朵的芳华映照着日光,香气弥漫在空气中,连尘埃都染上了芬芳。

我这个行路之人心中陶醉,以至于忘记了回家的路。

释义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濉阳河畔行走时,被春天的美景所吸引,特别是看到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的场景,让他沉醉其中,忘却归途,诗中通过“寄径”、“忽看”、“争春”等词语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。

赏析

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描绘了春天里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,诗人通过“夭桃秾李争春”这一生动的场景,展现了春天的繁华和生机,诗人也通过“行客心自醉,不知归路回”这一细节,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美景的深深陶醉和留恋,整首诗意境优美,情感真挚,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。

创作背景

王维一生仕途坎坷,晚年更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和流离失所,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,通过诗歌和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,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濉阳河畔时,被春天的美景所打动,从而创作出来的,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,也可以体会到他那种超脱世俗、追求自然之美的情怀。

文章下方广告位